20100326

德易 - How do morals change?

題目: How do morals change?
來源: Nature 464, 490 (25 March 2010)
作者: Paul Bloom

  好惡的情感應該是道德的根本, 但心理學家會把"思慮和爭議", 用於人們的觀念如何隨著時間而改變的研究中, 這是 Paul Bloom 的抗辯.

  道德是從哪裡來的? 這個問題最新的共識和十八世紀的蘇格蘭哲學家大衛·休謨(David Hume)的定位. 他認為道德的成因是"情感的奴隸". 休謨的觀點受到研究的支持, 認為人們對善惡的判斷是受到情緒反應的影響, 像是仁慈和鄙棄. 而且這個也和另一個發現相符, 認為初期未發展的道德觀是相同的而且很早就浮現出來. 六個月大的嬰兒判斷一個人是基於他如何對待別人, 而甚至一歲大的時候, 會做出自發性的利他承諾.
  這些條件, 對我們道德外觀的塑造, 沒有留下什麼可以理性考慮的空間. 實際上, 很多心理學家認為, 何以我們會有這些信念主要基於內在反應, 是合理的論點. 像是心理學家 Jonathan Haidt 寫的, 雖然我們認為自己是"士師" (士師記, 舊約全書之一卷), 合理化各個狀況肇因於對原理的堅持, 現實上, 我們比較像是律師, 對於已經建立的定位製造爭論. 這說明了人們很少有意識性的控制我們對"對或錯"的感覺.
  我預言這個道德性的理論會因為它全面否定理性而被証明是錯誤的. 單單只用情感的反應, 無法解釋人類本性一個很有趣的地方: 道德的演變. 人們平均同情心的範圍會快速成長, 並持續成長. 例如Nature當代的讀者, 和1800年代的讀者, 對婦權, 少數族群和同性戀的信念是有所不同的, 並且對實際的道德的直覺也是不同的, 像是奴隸, 童工和公眾娛樂性的虐畜. 理性的討論和爭辯在這些議題發展上扮演很重要的一部分.
  情感和非理性過程是直接和道德變遷相關的. 事實上, 道德變遷一個重要的驅動因素是人類的互動. 當我們結合其他人並分享共同的目標, 我們就把我們的愛情延伸到他們身上. 增加閱歷和接觸資訊, 像是政治性及經濟性的相互依賴立, 就表示我們比我們的祖父輩, 甚至父母輩來說, 結合了更多的人. 正如我們的社交圈加大了, 我們的"道德圈"也加大了.
  但是這個"接觸假說"的解釋是有侷限性的. 它沒辦法解釋在奴隸制度或是動物權議題上的觀念移動. 接觸並不能解釋新道德概念的生成, 像是性別歧視的不道德, 或是民主的價值. 它沒辦法解釋我們的道德態度如何可以變遷到那些我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人群那邊, 例如, 為何我們會捐錢或是捐血給那些我們從來沒接觸過的人或是沒什麼共通點的人. 曾經有人試著解釋這種遠距離慈善是經由一些機制, 像是間接回饋和性擇(sexual selection), 指出個體會基於行善而建立清譽而獲得更多傳宗接代的好處. 但這卻迴避掉這個問題, "為什麼有些行為是昨非今是".
  我相信, 少掉的環節是對"據理力爭"所扮演的角色的了解. 語言是激發別人慈悲心的一項有效的工具. 例如 海莉耶.碧綺兒.史托 (Harriet Beecher Stowe) 1852年的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 (Uncle Tom's Cabin)" 協助了美國奴隸制度的廢除, 而描述動物受折磨, 彼得.辛格 (Peter Singer) 1975年的小說"動物解放 (Animal Liberation)" 和其他方面也曾強力的催化過動物權的運動. 故事也可以侵蝕道德性: 若是我們被鼓動去想像某個人做了觸怒我或是令我厭惡的事, 我們們會很快的把他們踢出我們的道德圈. 例子大家都很熟悉, 像是納粹德國的希特勒鼓吹反猶太人, 或是現今, 在很多國家, 反同性戀活動者負面宣傳同性的合意性交.
  故事之所以浮視, 是因為人們接受特定觀念並努力表達出來給其他人. 而這個創造性的能力, 當代的心理學家則一貫的地忽視. 道德心理學家特別重視到幾乎獨佔地在研究自願者曝露在加工過的, 被別人考慮過的道德困境, 像是一個人必需殺死另一個人以解救五個人的狀況.

日復一日的困境
  支持我們是情感的囚犯這一觀點的人可能會爭辯說, 道德的爭議和創造是少見的, 大概僅限於那些花一輩子的時間在思考這些議題的人身上, 像是神學家或是哲學家. 然而, 大部分的人都會經常性的被迫思考一些困境, 像是工作和家庭的平衡. 即便我們沒人在寫小說或是拍電影, 人類是天生的說故事者, 會用述說來影響別人, 特別是他們自己的小孩.
  對科學家, 以及參與政治和社會的公民, 來說, 無視這個反映過程對我們道德和我們的世界所造成的影響是一種錯誤. 研究必需多重視孩童和成人如何取捨日常的道德問題, 仔細觀察他們如何評斷他們周遭人們的歧異. 在這個領域的例子包括Robert Coles (一個哈佛大學的兒童心理學家) 的研究, 研究黑人和白人的兒童如何在美國人權宣言運動中, 處理廢除種族隔離和促進學校融合. 而正在進行中的研究還有哈佛教育研究所的 Karen Hussar 和 Paul Harris, 研究為何有些生長在非素食家庭的小孩不吃肉.
  心理學家己經確切地強調道德觀被轉譯為情感對他們是一種衝擊. 一個完整的理論必需解釋這些觀點最初是從哪裡來的.

延伸閱讀

Coles, R. The moral life of children (Atlantic Monthly Press, 1986).

Bloom, P. Descartes' Baby: How the Science of Child Development Explains What Makes Us Human (Basic Books, 2004).

Haidt, J. Psychol. Rev. 108, 814–834 (2001).

Bloom, P. Nature 450, 557–559 (2007).

Pinker, S. ‘A History of Violence’ The New Republic (19 March 2007).

Pizarro, D. & Bloom, P. Psychol. Rev. 110, 193–196 (2003).

Singer, P. The Expanding Circle: Ethics and Sociobiology (Farrar Strauss Giroux, 1981).

Wright, R. Nonzero: The Logic of Human Destiny (Vintage, 200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