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28

科學研究論文遊戲


最近看到一篇很有趣的文章
"學者的智慧,期刊的財產,圖書館的業績… 或是負擔?"

對比於以前在報章雜誌上常出現的研究人員(尤其是人文方面的)的哀嚎, 或是連署,
甚至是有人也開始組織起工會.
試圖打破國科會用量化方式評比研究成果的手段 (當然啦, 更重要的是爭取經費).


相較起來, 這篇文章(學者的智慧,期刊的財產,圖書館的業績… 或是負擔?)則是用比較條理式的論述來討讑影響指數 (impact factor)的合理性. 這是直接從根本破壞學術產業的基礎, 這種手段就高明許多.

SCI的學術論文, 本身是一場遊戲, 就如同華爾街的金融遊戲一樣, 它們都是依循建立在封閉系統中的規則而出現的產品. 而封閉系統會造成小擾動的放大, 使得系統愈來愈不穩定而至崩潰.

舉例來說, 我之前提到的期刊點數大躍進的手法, 就出現了莫明奇妙的期刊打壞了SCI的排序. 同時也引起了其他期刊的騒動. 而如果有更多的期刊複製這個模式, 那就可能造成SCI的崩潰.

在這個遊戲進行的同時, 也使得生物醫學的研究, 佔去了大多的研究經費.
因為生物醫學的研究需要引用大量的文獻, 而形成正回饋. 愈來愈多生醫的期刊上市, 進而使得生醫論文的需求加大, 就造成生醫研究會有更多人投入, 做更多的研究, 然後生醫研究所佔掉的研究經費逐年上升, 而其他學門就更難申請經費. 然後又導致更多人投入生醫研究, 更多的論文, 更多的期刊....

從研究者的立場來看, 我要投高點數的期刊, 增加我取得經費的機率.
站在期刊編輯者的立場, 我要收熱門的研究文章, 增加我期刊的被引用率, 因為被引用率高, 被訂閱的機會就大.
結果就是, 大家都來做熱門的題目, 互相引用, 互相拉抬, 互蒙其利, 至於科不科學, 那是其次...
所以, 研究結果一直累積, 每個人懂的卻愈來愈少, 沒有人可以全面性的了解科學. 一兩篇論文可以造就一個博士, 但是卻有辱了那個"博"字...

好奇怪的遊戲哦!

科學是一種思考方式, 每個人受到的科學訓練不同, 對於科學研究的想像也不同, 用一套處於崩潰邊綠的評比方式來對研究成果做評比是不是最好的方式?

那不妨換個評比方式

例如, 改用網頁點閱率如何?
每個人把自己的論文上傳到網頁上, 看看誰可以拿到最多"讚"...

這個, 可能就需要各位讀者多幫忙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