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16

Best is yet to come 好戲在後頭

十年前, 人類基因圖譜的解碼工作就己經完成了.
在2001年二月中, Nature 和Science 同時發表Initial sequencing and analysis of the human genomeThe Sequence of the Human Genome 正式宣告後基因體的時代來臨.
但是看起來, 這個工程並沒有如人們所想的那麼了不起


20110210這一期的 Nature
收錄了一篇REVIEW
Initial impact of the sequencing of the human genome
作者是MIT的Eric S. Lander
他分別從

Genome sequencing 基因體定序
Genome anatomy and physiology 基因體解析和生理
Genomic variation 基因體差異性
Medicine: Mendelian and chromosomal disorders 醫學: 孟德爾遺傳和染色體缺陷
Medicine: common diseases and traits 醫學: 一般疾病和特徵
Medicine: cancer 醫學: 癌症
Human history 人類歷史

等幾個面向來探討人類基因圖譜完成後的影響
在最後的展望中, 作者認為, 團隊性, 系統性和跨領域性的研究之所以能夠如此迅速開展, 就是因為有了人類基因圖譜的基礎, 才得以發展. 而同時也促進大規模, 程序性及高效率的研究進行.
而更進一步的, 必需加速醫學研究, 並把研究的前線延伸到轉譯, 並放鬆對創造性研究的管制.

醫學革命需要數十年的時間, 而基因體只不過是一個開始, 進步必需經由對基礎工具, 基礎研究, 醫學研究, candidate interventions, 臨床試驗, 規則驗証和推廣來進行. 對於提供大眾藥典式的快速償還的承諾則必需慬慎. 但同時, 對於基因醫學的強烈衝擊則不需要客氣, 它的確可以讓我們的子孫更為健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